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丈村的30多位村民拿着股权证,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分红现场。
梅桥村党支部书记梅根清说。汴岗镇辣椒种植面积5万余亩,成熟季节每天采摘量超过300吨,发展辣椒精深加工成为当地提升辣椒附加值、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目前,拐王村已注册了豫星商标,还建设了新品种试种基地和300亩标准化日光温棚。正在务工的梅桥村村民葛美英说,每月工资2000多元,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了基地,一年收入5000元。冷库和制冰厂建在村东头的荒地,去年7月开工建设,10月投入使用,杨村岗村的冷库储存总量达到了3000余吨,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万元。去年6月,扶沟县蔬菜发展服务中心组织20名蔬菜种植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了水果番茄、辣椒、草莓等新品种,不仅口味多样,推向市场后认可度也高。该产业园占地300亩,一期投资3500万元,建成的7万平方米玻璃温室、1000平方米育苗中心和35座温室大棚已投入使用。
在这里上班比较方便,不仅离家近,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梅桥村发展设施蔬菜种植,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六大体系,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既是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
(三)重申八个坚持首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去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本质特征。——强大的金融监管。令人瞩目的是,在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还首次提到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这个重要提法不仅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金融系统注入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前进方向。强大的主权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石。
策划:霍小光监制:张旭东主笔:赵晓辉、李延霞、刘慧统筹:王绚、林晖、许晟视觉 | 编辑:郝晓静、贾伊宁新华社国内部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强大的金融机构。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方向,释放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金融领域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一)明确金融强国关键核心要素提出六个强大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朝着金融强国目标阔步向前,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科学、有效、有力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金融发展的安全性。
建设金融强国要从哪些方面发力?16日的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六个强大,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要素,指明了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此次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八个坚持,释放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鲜明信号。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是金融强国兴衰的重要标志。——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着重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了部署,提出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等,提出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出六大体系建设金融强国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强大的中央银行。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将成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来,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多达4000多家,5家大型商业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强大的货币
法治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思想,对金融系统尊崇法律、敬畏规则,提供了深刻启示。比如,诚实守信、以义取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等理念与现代金融治理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金融系统注入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前进方向。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古人重要的处世准则,与当前金融行业重视风险防范、坚持稳健发展的做法一脉相承。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当前,世界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不只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有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题:建设金融强国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新华社记者王希、吴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化金融文化自觉与自信,必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文化的培育有其内在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